新动向!2025医疗卫生工作划重点:编制、薪酬待遇向这些科室倾斜,3年时间补齐短板
导 语

做好2025年卫生健康工作,关键在于落实以下十项任务:
▶ 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 把抓好“最后一公里”落实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 加强行政管理能力和作风建设
▶ 持续加强文化建设和行风建设
▶ 确保党中央、国务院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见效
对比去年,今年用更多笔墨强调了“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其中,坚持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论述精神统一思想和行动。并要求加强行政管理能力和作风建设、加强文化建设和行风建设等。
▶ 积极谋划推进医疗卫生强基工程
▶ 落实国家医学中心和区域医疗中心功能定位
▶ 以紧密型医联体为抓手推进县域服务能力整体提升
▶ 推进资源薄弱县常态化巡回医疗全覆盖
▶ 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提质增效
相较于去年,今年也同样提到了“以基层为重点”。但两者的发力方向有所不同,去年侧重县域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建设,今年则更突出城乡融合和区域均衡发展。其中,包括落实国家医学中心和区域医疗中心的功能定位,发挥紧密型医联体的抓手作用,以及推进资源薄弱县巡回医疗全覆盖。
▶ 加强党对卫生健康和医改工作的领导
▶ 推进医疗、医保、医药“三医”协同发展和治理
▶ 以地市为单位全面推广三明医改经验
▶ 推进实施健康优先发展战略
▶ 以公益性为导向,推进公立医院编制、医疗服务价格、薪酬等动态调整
▶ 创新医疗卫生监管手段
▶ 加减并举稳定公立三级医院医疗床位规模
▶ 优化调整二级公立医院功能定位
▶ 推进落实公立医院财政补助政策
▶ 加强廉政建设,大力深化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与2024年相比,今年在深化医改方面提出了更多、更具体的要求。其中,推广三明医改经验、推进“三医”协同发展和治理是一以贯之的重点。此外,今年突出强调了公益性,要求健全维护公益性的运行保障机制,并给出了方向,推进公立医院编制、医疗服务价格、薪酬等动态调整,还明确了落实公立医院财政补助政策。今年重视加强廉政建设,提出创新医疗卫生监管手段。
▶持续做好重点传染病防控
▶全面提升应对新发突发传染病核心能力
▶大力推进新时代爱国卫生运动和健康中国行动
▶推动重大慢性病防治关口前移
▶加强健康知识宣传和早筛早诊早治
▶推进基层慢性病多病共防共管
今年在去年着力防范重大传染病的基础上,增加了一条全面提升应对新发突发传染病核心能力。而且,今年同样重视重大慢性病防治,并特别提出基层的应对方式,慢性病多病共防共管。且增加了加强健康宣教和早筛早诊早治的内容。
▶坚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集中全系统力量,在儿科服务、心理和睡眠门诊服务、血液透析服务、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托育服务、血费减免、健康知识宣传等方面实施8项为民服务实事,加强工作调度,确保向人民群众交出一份满意答卷。
去年没有提到儿科和心理科的发展,这一条是新增加的内容。
国家卫生健康委确定2025—2027年为“儿科和精神卫生服务年”,将用三年时间补齐儿科和精神卫生科短板。
国家卫健委宣传司刊文对这八项服务的落地提出了更为量化的指标要求。
按照国家卫健委提出的年度规划目标,在儿科方面,全国二、三级公立综合医院均提供儿科服务。
在精神科方面,每个地市至少有一家医院提供心理门诊、睡眠门诊服务;推进全国统一心理援助热线12356的应用;全国举办超过5000场次国家和省市级专家心理健康知识讲座。
在服务体系建设方面,儿科服务要实现广泛覆盖,增强儿科服务供给,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儿科服务的比例达到90%以上。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服务体系要加快健全。国家层面,推动扩充国家精神疾病医学中心和区域医疗中心,积极发展精神疾病临床重点专科。省市层面,要大抓儿科和精神卫生服务,扩人员、提能力、上水平、优服务。在“十五五”期间做好服务体系填平补齐。
在服务能力建设方面,加强儿科和精神科专业人才培养,院内编制、薪酬待遇等政策酌情倾斜。推动拓展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服务,既管技术更管服务,既服务患者更服务大众,持续加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管理和救助救治,广泛开展心理健康讲座“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行动,对重点人群有针对性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加强中医优势专科、西学中人才队伍建设
▶谋划实施“新时代神农尝百草”行动。
今年在去年提出的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加强中医优势专科建设之外,增加了坚持中西医并重,以及西学中人才队伍建设的内容,而且还提出了实施中医药传承创新的相关活动。
▶开展早孕关爱行动
▶推进老年上门护理服务
▶推进医育、医养结合
▶着力扩大普惠托育服务供给
▶引导有条件的县区级医疗机构延伸开展托育或医养结合服务
今年同样强化“一老一小”重点人群健康服务保障,相比去年的“完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深化妇幼健康服务”的笼统提法,今年则更加具体,包括推进老年人上门护理,推进医育、医养结合等,给出了明确方向。
▶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推进卫生健康重大科技攻关
▶深化医教协同
▶加强薄弱学科和紧缺专业人才培养
▶加强医学生和医务人员人文法纪教育
▶积极培养医防管交叉复合型战略人才
与2024年相比,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队伍建设的方向没有发生改变。其中,具体要求中增加了“积极培养医防管交叉复合型战略人才”的内容,而且相较于去年的“加强全科等基层和紧缺专业人才培养”,今年则取消了“全科”“基层”的词语限定。
▶做好重大传染病防控、突发事件卫生应急工作和血液保障
▶有效防范生物安全风险隐患
▶维护好行业安全稳定局面
▶有序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今年两次提到了做好传染病防控,其限定词分别为“重大”和“重点”。在“加强突发事件应急工作”的提法上,较去年增加了“血液保障”。而且,今年强调了“有序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积极推进卫生健康领域“两重”“两新”工作
▶提高医疗卫生信息化、智能化水平
▶发展健康产品、治未病和特需医疗等消费
“促消费、稳增长、增后劲”是今年新增加的内容。包括推进卫生健康领域“两重”“两新”工作,提高医疗卫生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发展健康产品、治未病和特需医疗等消费的相关内容,或许会对医疗机构下一步的工作重点有所启发。
